傳統(tǒng)的LED顯示屏,給人的印象是由RGB燈珠排列組成的LED顯示面板,其顯示像素尺寸在毫米
級別,畫面顯示的細膩度無從談起,所謂“只可遠觀,不可近看”,以至于LED顯示屏的視距都較遠,并且只能在大屏顯示領域外游蕩,而導致這種局面的“間距”技術,一直是制約LED顯示屏市場拓展的核心因素。并且隨著顯示領域各個分之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傳統(tǒng)高清顯示為代表的LCD、DLP、OLED技術面板尺寸不斷加大,且其拼縫越來越小,這些顯示技術面板在大屏領域開始得到一定市場,不斷的對傳統(tǒng)占據大屏市場的LED顯示屏形成沖擊,雖然在2015年~2016年小間距LED顯示屏橫空出世,為LED顯示屏高清發(fā)展開辟一扇門,保住并開拓了很大的市場,然而“屏無遠慮,必有近憂”,小間距的像素被卡在毫米級別,目前雖然已經可達0.7mm甚至更低,但其像素級別仍然比較大,且間距越小,其技術以及成本越來越大。
Micro LED在近幾年的發(fā)展比較明顯,并在蘋果、索尼兩大電子巨頭的亟需布局之下,名聲大噪,且其技術得到了較大的發(fā)展,在2016年破繭而出,持續(xù)發(fā)酵,蔓延勢頭強勁。有消息顯示,蘋果的龍譚廠已實驗性點亮6寸的Micro LED顯示屏,其現(xiàn)有的Micro LED樣品的像素顆?蛇_30um,2017年蘋果或將Micro LED顯示屏取代OLED,應用于其新的Apple Watch產品 ,目前蘋果并購LuxVue、投資臺灣龍?zhí)稄S,以及和策略伙伴合作開發(fā),已讓高PPI全彩Micro LED研發(fā)進程更為推進,有分析人士指出,蘋果將LED縮小,是為做小尺寸高畫質顯示,將先應用于穿帶式裝置和小尺寸顯示器,蘋果這樣的穿戴裝置或將在2018年問世。值得關注的,蘋果對Micro LED顯示屏產品布局,促使紅海集團投入Micro LED顯示屏研發(fā),紅海將與夏普及日亞展開合作,構筑其新世代顯示器發(fā)展藍圖。
與蘋果相反,索尼的Micro LED顯示路線,卻是另外一番景象,索尼將目標設定在遠距離觀看,走的是大屏方向, 并且已經在2016年其相關展會上推出CLEDIS產品,且該CLEDIS產品在2017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更是驚艷亮相,直接引爆Micro LED新熱潮,由于是超高密度LED顯示屏技術,該屏顯示效果卓越,可在兩米左右的視距范圍觀看,且感覺不到顆粒感,另外,由于CLEDIS有著無縫拼接的特點,在目前主流的4K 及未來8K以上的精細影像內容顯示都可完美呈現(xiàn),有消息顯示,2017年索尼的這款產品就可以實現(xiàn)量產?梢钥闯鲆CLEDIS為代表的Micro LED顯示屏,將開啟LED顯示屏繼小間距LED顯示屏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LED顯示技術革新,其鋒芒直指近來在顯示領域炙手可熱的OLED顯示屏。
在蘋果和索尼兩巨頭的推動與“代言”的下,Micro LED顯示屏在2016成為LED顯示屏行業(yè)新崛起的“黑科技”,由于攜帶正統(tǒng)的LED顯示屏諸多優(yōu)勢,并開創(chuàng)了新的顯示技術和LED顯示屏超高清發(fā)展的路線,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長久以來戴在LED顯示屏行業(yè)頭上發(fā)展的桎梏,且自成體系,其未來市場廣闊。目前以臺廠LED顯示屏企業(yè)布局MicroLED表現(xiàn)十分活躍,晶電、隆達、友達、群創(chuàng)均積極投入,其中晶電正通過與移轉設備和系統(tǒng)應用方面廠共同開發(fā)其磊晶、晶粒制程,且有較高的成功率,并積極與美系客戶合作開發(fā)出穿戴式裝置原型,隆達則將Micro LED技術列入新技術應用研發(fā)項目,且已經加入CIMS,力圖在2017年出現(xiàn)相關產品,而友達現(xiàn)出在Micro LED新技術面前做好了準備,并 已經設立了實驗線開發(fā),而群創(chuàng)則看好Micro LED柔性顯示趨勢,并已經進行相關投入與開發(fā)。而為了迎合電子裝置高整合、多功能和微小化趨勢,臺灣也成立了“巨量微組裝產業(yè)推動聯(lián)盟(CIMS)”該聯(lián)盟旨在整合顯示、LED、半導體及系統(tǒng)整合廠商,推動微組裝產業(yè)生態(tài)建設,CIMS相關人士表示,隨著科技發(fā)展,產品將走向高整合、多功能、微小化等趨勢,因此能同時大量轉移不同元件的微組裝將成為下一代新興技術,一開始會應用Micro LED顯示方面。
值得關注的是,全球智慧風潮聲勢正猛,其智慧概念的表現(xiàn),更多的體現(xiàn)在產品與人的交互上,因此更加適合人觀感的高清顯示屏,是未來智慧顯示的基本要求,在這點上傳統(tǒng)的LED顯示屏即使是目前高精尖的小間距產品,顯然仍有著先天的缺陷,Mirco LED有著與OLED相提并論的優(yōu)勢,且攜傳統(tǒng)LED顯示屏無拼縫、高亮度、高效能、低能耗的諸多特點,且其本身有著高解析度體與高對比度,除了在穿戴裝置的應用,在新興VR/AR、裸眼3D等顯示應用領域大有可為,一旦進入大規(guī)模的市場投放,勢必對傳統(tǒng)LED顯示屏新應用市場的造成巨大的沖擊,小間距LED顯示屏的革新勢在必行。
Micro LED顯示屏作為未來LED顯示屏領域最具競爭力的新技術,其產品的出現(xiàn),勢必給整個LED行業(yè)甚至整個顯示領域結構帶來顛覆性的改變,由于Micro LED顯示屏技術自成體系,與傳統(tǒng)表貼、直插式LED顯示技術有很大的區(qū)別,且門檻較高,缺乏創(chuàng)新以及習慣“抄襲”的我國LED顯示屏行業(yè)形成巨大挑戰(zhàn)。另外由于我國LED顯示屏主流高尖技術走的是表貼技術路線,其間距越往下發(fā)展,成本和技術要求越來越來越高,技術瓶頸逐漸顯露出來,雖說小間距在2016年崛起,市場表現(xiàn)一路高歌猛進,勢頭如日中天,然而Micro LED顯示屏如“幽靈”般的在暗處發(fā)力,對市場虎視眈眈,相對國內傳統(tǒng)表貼LED顯示屏的“后起優(yōu)勢”十分明顯,雖說目前大規(guī)模的量產仍有待時日,然而其在LED超高清顯示領域的強勁勢頭,勢必是未來小間距LED顯示屏強勁對頭, 應引起中國LED顯示屏企業(yè)關注。
總的來講,當前Micro LED顯示布局,仍以國外顯示廠家布局為主流,臺系LED顯示企業(yè)的表現(xiàn)尤為積極,并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就,不過以目前的技術發(fā)展階段來講,Micro LED 的巨量轉移技術、波長均勻性等技術仍有待進一步完善,其成本還非常顯得很高昂,因此大規(guī)模量產以及市場投放仍然需要相當?shù)脮r間,不過各大企業(yè)對Micro LED顯示屏還是顯得信心十足,有臺系Micro LED人士表示,2017年會出現(xiàn)相關Micro LED顯示屏產品,同時臺系Micro LED量產化進程也將加速推進,而蘋果、索尼等國際電子巨頭布局Micro LED顯示屏也表明Micro LED產品的推進將進入沖刺階段,2017年我們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