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機構升級調整,加速供求失衡
近年來,業(yè)界的共識是:低端市場的利潤空間所剩無幾,只有提升高毛利產品的比重,形成差異化競爭才能保持持續(xù)盈利。因此,LED顯示屏產業(yè)不斷進行產品結構升級,降低低端產品的產能,主要芯片廠商也隨之進行產能調整,隨著而來的除了廠商毛利率水平的改善外,還有低端LED顯示屏芯片因供不應求而帶來的價格上漲。
與此同時,全球芯片、銅等原材料缺貨局面仍未變,LED顯示屏行業(yè)也大受影響,加之臺系芯片廠商及國外芯片大廠轉型高端產品,例如,晶電已將大部分產能轉向Mini LED等高端領域,表明低端產品的產能減少進一步加劇了此部分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,帶動價格的上漲。
內外夾擊,行業(yè)深陷缺貨泥沼
今年以來,這場因為外部因素(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(xù)大漲,以及芯片等關鍵部件缺貨等)所導致的內部問題(部分工廠階段性停產、熱銷產品不間斷缺貨)正在持續(xù)惡化,給龍頭LED屏企的生產經營和產品推廣,帶來了不少阻力,同時還讓很多中小廠商痛苦不堪,深陷泥坑難以自拔。
但同時,業(yè)內人士也透露:現在很多原材料的缺貨,本質上并不是真“缺貨”,而是大量的原材料供應商面對持續(xù)上漲的原材料成本,以及企業(yè)早在去年底就確定的采購價格,因為“采購價低于成本價”所以無法保證部件的足額供應。一方面,為了維持生意和合同,只能適當供應一點,然后爭取與下游終端LED顯示屏廠商談判加價空間;另一方面,很多原材料工廠在不賺錢的情況下,紛紛萌生退意卻又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中——繼續(xù)生產必定虧本,停產又怕未來復產無期。
面對這一局面,不少LED屏企直言:原材料漲價,以及芯片缺貨等外部因素,引發(fā)的企業(yè)生產經營難持續(xù)問題,正在成為今年行業(yè)的一片“沼澤地”。近來,雖然國家相關部委開始出手整頓大宗原材料的持續(xù)瘋漲,但原材料的高位橫盤,以及芯片等原材料的階段性缺貨,基本上在今年內,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手段。而且,這一系列問題,在短期內得不到有效控制,可能會演繹成為下一階段困擾很多廠商市場經營活動的外部阻力。
面對這一局面,LED屏企又將如何破局?總體來說,外部因素很難把握,唯1可以抓住的還是自身的經營決策權:首先,對于LED屏企,特別是有實力、有擔當的龍頭企業(yè),不能眼睜睜看著上游的供應商陷入虧損的泥潭,必須要主動讓利,主動提價,幫助供應商共渡難關;其次,產業(yè)鏈的所有企業(yè)必須面向用戶推動產品結構的優(yōu)化,徹底拋棄低價格亂戰(zhàn),憑借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,來贏得更多利潤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