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為首頁  |    |  廣告服務  |  客服中心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LED產業(yè) » 正文

2020年智慧燈桿行業(yè)市場現狀與發(fā)展前景分析

字體變大  字體變小 發(fā)布日期:2020-06-28  來源:前瞻產業(yè)研究院  瀏覽次數:3161
核心提示:智慧燈桿行業(yè)驅動因素分析應用端政策驅動:智慧城市+5G新基建+萬物互聯智慧燈桿身上的多種資源整合利用,豐富了人們對未來智慧城市

智慧燈桿行業(yè)驅動因素分析

 

——應用端政策驅動:智慧城市+5G新基建+萬物互聯

 

智慧燈桿身上的多種資源整合利用,豐富了人們對未來智慧城市的想象,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和社區(qū)需要以數據為基礎,城市數據的采集依賴于建立“全域感知”體系,即將信息感知設備合理、泛在布局在城市各處,智慧燈桿分布廣、位置優(yōu)良,是“全域感知”設備的優(yōu)良載體。2012年12月,住建部發(fā)布“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”;2014年8月27日,國家發(fā)改委聯合七部委7發(fā)布《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(fā)展的指導意見》開始,為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確立了基本原則,包括應用智慧技術推動綜合公共服務,推動數字平臺的數據收集與分享等。從國家開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來,住建部發(fā)布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。其中第 一批在2013年1月發(fā)布,共包含90個城市(區(qū)),其中地級市37個,區(qū)50個,鎮(zhèn)3個;第二批于2013年8月公布,共包含103個試點;2014年公布第三批試點,共計93個,其中84個新增試點,13個擴建試點。截至目前,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試點數量已經達到290個。

 

 

廣泛覆蓋的移動通信、物聯網是支撐“網絡強國”建設的重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。而具有高速率、低時延、大連接特點的5G移動通信在熱點地區(qū)需要宏基站與密集部署的小微基站共同完成覆蓋,高密度的優(yōu)質細微基站是5G建設和發(fā)展的必要條件。因此,智慧燈桿作為均質化存在的城市基礎設施,備受青睞。

 

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預計,到2020年年底,我國5G基站數可能達到65萬個,5G套餐用戶可能達到2個億,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室外的5G連續(xù)覆蓋、縣城及鄉(xiāng)鎮(zhèn)重點覆蓋、重點場景室內覆蓋。

 

 

 

萬物互聯時代的物聯網需要結合終端特點綜合采用有線通信、無線通信和標識識別技術,其網絡設備和感知終端無處不在。而智能燈桿網絡像血管和神經一樣深入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,對人口密集處有良好的滲透,是5G和物聯網大規(guī)模深度部署的首選方案。

 

——政策驅動:

 

從國家層面看,2019年4月工信部、國資委聯合發(fā)布《關于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》,要求基礎電信企業(yè)與鐵塔公司要利用路燈、監(jiān)控、交通指示等社會桿塔資源,充分發(fā)揮自身優(yōu)勢,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微(小)基站建設;集約利用現有基站站址和路燈桿、監(jiān)控桿等公用設施,提前儲備5G站址資源。2020年3月4日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,決策層強調,要加快推進國家規(guī)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,其中要加快5G網絡、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。

 

 

在地方層面,廣東、湖南、江蘇、陜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四川、安徽等地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,推動本地的智慧燈桿建設和發(fā)展,引導城市各類桿塔“多桿合一”,推動“一桿多用”的智慧燈桿建設,鼓勵集約利用桿塔資源部署5G和儲備5G站址資源。以廣東省為例,多個省市均發(fā)布相關政策推進智慧燈桿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
 

 

——技術標準:接口標準化,釋放存量改造空間

 

據上海相關主管部門分享,上海推出了新型基礎設施,多功能綜合桿,通過頂層設計和標準化可以解決共享難問題。在深圳、南京、北京、成都等地,都出現了類似的多功能智慧桿塔。通過接口標準化,將普通的街邊桿改造為既能提供照明、監(jiān)控服務,又能承載5G微基站、滿足熱點區(qū)域信號覆蓋訴求的智慧桿塔,為解決5G基站站址資源短缺的難題,提供了全新又高效的解決方案。

 

在廣東省住房城鄉(xiāng)建設廳、省工業(yè)和信息化廳的共同推進下,聯盟理事長單位廣東鐵塔作為主編單位之一,聯合城市規(guī)劃、工程建設維護、科研單位、燈桿廠家等16家相關單位編寫《智慧燈桿技術規(guī)范》。規(guī)范是國內智慧燈桿領域的首個省級標準,填補了廣東省智慧燈桿建設缺少統(tǒng)一技術標準的空白,已于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。該技術規(guī)范在新改擴建道路、廣場、景區(qū)、園區(qū)、停車場等區(qū)域路燈和相關桿體建設皆適用。

 

 

《智慧燈桿技術規(guī)范》中明確,智慧燈桿作為統(tǒng)籌性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,應注意以下三點,以實現信息基礎設施共建、共享、共治:聯動各行業(yè)應用建立起覆蓋范圍廣、功能齊全的信息感知網;充分考慮與城市風貌景觀相融合;對桿體、機房、傳輸管線、電力管線和運營管理平臺進行整網統(tǒng)籌。

 

——全域生態(tài):智慧燈桿業(yè)務應用廣泛

 

智慧燈桿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將攝像頭、廣告屏、充電樁、小基站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,能夠完成對照明、公安、市政、氣象、環(huán)保、通信等多個行業(yè)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、發(fā)布以及傳輸。與此同時,作為5G時代車聯網建設、云網建設以及通信網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智慧燈桿也將得以廣泛應用。

 

簡而言之,智慧燈桿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型公共基礎設施,可實現通信、公共安全、智慧照明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、智慧交通、能源業(yè)務和信息發(fā)布等典型業(yè)務應用。

 

 

智慧城市發(fā)展趨勢和前景分析

 

智慧燈桿是多種設備設施和技術的綜合體。未來長期趨勢必將是實現“多桿合一”。

 

 

在此趨勢下,智慧燈桿行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廣闊,未來一片藍海。從企業(yè)/運營商運營角度出發(fā),智慧燈桿將產生多項運營收入,如補貼、安裝、運維、搭載、廣告、能源、基站、數據等都將帶來收入。

 

 

以路燈為例,2014-2019年,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桿數量逐年增加,2019年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桿保有量約為2935萬盞;若2020-2025年,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桿數量保持5%的增速,預計2025年城市道路照明燈數量將達到3923.4萬盞。如2020年智慧路燈滲透率達30%,以城市主干道12米高路燈為例,物聯網市電路燈一年節(jié)能費用高達1058元(電能節(jié)約698元每年,維修費用360元),而一盞物聯網市電智慧路燈的改造成本為3800元,即物聯網市電路燈的改造成本可在三年多的時間以節(jié)省能源成本和維修費用的方式返還,2020年中國智慧路燈市場規(guī)模將達到350億元。

 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搜搜LED網無關。本網站對文中所包含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所有投稿或約稿,一經采用,即被視為完全授權,本網有權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,在本傳媒旗下平臺選擇調用。
【版權聲明】「搜搜LED」網所刊原創(chuàng)內容之著作權屬于「搜搜LED」網站所有,包括在標題后表明(本刊)字的均屬本刊原創(chuàng)并已刊登雜志的文章,本著信息共享與尊重原創(chuàng)作者的原則,轉載必須注明來源:搜搜LED網或《LED照明世界》或《LED屏顯世界》,如有發(fā)現在未注明來源的情況下復制、轉載或出版,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 
[ 資訊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

 
在線評論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LED網 | 微峰會 | 案例欣賞 | 微信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方式 | 使用協議 | 版權隱私 |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會 | 網站地圖 | 排名推廣 | 廣告服務 | 積分換禮 | 網站留言 | RSS訂閱 | 粵ICP備09180418號

©2014搜搜LED網版權所有  >

購物車(0)    站內信(0)     新對話(0)
 
頂部微信二維碼微博二維碼
底部
掃描微信二維碼關注我為好友
掃描微博二維碼關注我為好友